[麥克風 CH-4] 電容麥克風_ELECTRET CONDENSER VS TRUE CONDENSER




先前篇章 [麥克風Ch-1] Sennheiser 常見麥克風無線音頭型號分類 有特別在 電容式麥克風模組名稱 提到不同類型的電容麥克風 , 以下會用簡易的方式來分享其工作原理與相關應用



電容式麥克風的工作原理

這類麥克風的核心是由兩個平行放置的電極組成的電容器,其中一個是可移動的振膜。聲波使振膜振動,改變兩個電極之間的距離,從而改變電容值。為了檢測這些變化,電容器需要持續的電荷。 

 

  •  True Condenser

出處為Roswell Pro Audio



 

  •   Electret Condenser





Electret Condenser 與 True Condenser 生活化方式舉例

  • 真電容麥克風(True Condenser)
        就像一台「需要插電的高手電筒」,啟動時需要連接插座(外部供電),
        它的光線亮度極佳,細節清晰,即使在挑剔的環境下也表現出色。

          → 特點:表現優越,但需要專門的電力支持,使用起來稍微麻煩一點。
   
  • 電駐極體電容麥克風(Electret Condenser)
        想像一支「需要用電池的手電筒」,裡面已經內建了一顆永久性電池(永久電荷),
        所以開機就能用,非常方便。但隨著時間久了,內建的電池可能會衰退,亮度不如以往
         
            → 特點:穩定、省電、經濟,但不如高端手電筒亮。


極化方式的差異

  • 真電容麥克風(True Condenser):需要外部電壓來極化電容器。在錄音室中,這通常通過 48 伏的幻象電源(P48 Phantom Power)來提供。

  • 電駐極體電容麥克風(Electret Condenser):使用稱為「電駐極體」的材料,將電荷永久地「凍結」在電容器中,無需外部極化電壓。這種技術使得麥克風可以在低電壓下運行,適合移動設備,如手機和筆記型電腦。



品質與應用

由於電駐極體(Electret Condenser)技術允許大規模生產且成本較低,這類麥克風常見於消費級產品。然而,這並不意味著它們的品質一定較差。 現代的電駐極體麥克風在音質上已經有了顯著提升,一些高端產品(無線麥克風)也採用了這種技術。 
相對地, 真電容麥克風(True Condenser)通常用於專業錄音場合,因為它們在設計和製造上更注重細節,能夠提供卓越的音質。


 

Neumann 文章中的ELECTRET CONDENSER VS TRUE CONDENSER提到

術語「真電容麥克風(True Condenser)是為外部極化的音頭/膠囊 創造的,以將它們與可能較低質量的駐極體電容器區分開來。

但這是一個行銷術語。從技術上講,不存在“假”或“不真實”電容音頭這樣的東西。

公平地說,駐極體電容音頭聽起來不一定很糟。現在的機板模組也不會像 20 世紀 70 年代的一些過去的產品那樣失去電荷。

許多信譽良好的製造商對駐極體電容技術深信不疑,將其應用在他們的頂級麥克風中,其中一些價格超過 2000 美元!

 

這篇文章強調了電駐極體和真電容麥克風在技術和應用上的差異,同時指出,隨著技術的進步,兩者在音質上的差距已經縮小



結論

電容麥克風優質的聲音並非僅僅取決於極化方式,而是源於精湛的工程設計和製造工藝。




麥克風不同類型 影片

 
Adrian Valia Microphone Types





參考資料

Roswell Pro Audio    adrianvalia   neumann Homestudio Academy  Produce Like A Pro  

0033mer



留言